融媒體新聞中心 蔣榮良
在這個春意盎然的日子,今天,臺州廣播電影電視集團融媒體新聞中心召開工作會議,這標志著臺州廣電媒體融合改革工作進入轉型發展新階段。我很榮幸成為其中的一員,和大家一起為臺州廣電發展的新春天而打拼奮斗努力!
我們也認識到,“融媒體”是充分利用媒介載體,把廣播、電視、報紙等既有共同點,又存在互補性的不同媒體,在人力、內容、宣傳等方面進行全面整合,實現“資源通融、內容兼融、宣傳互融、利益共融”的新型媒體。媒體融合的核心就是移動互聯網思維,極致、專注、口碑、快速,突出用戶意識,用戶在哪里,陣地在哪里,融合就推進到哪里;做媒體,激情+堅持+創新,才會找到自己的發展空間。
在融媒體語境下,要想成為一個合格的全媒體記者,我覺得要學的東西很多。首先要打破原有的廣播、電視、新媒體等媒介界限,自覺地形成融媒體意識,靈活把握信息的不同媒介類型的呈現方式,根據新聞事件和不同媒介的傳播特點,迅速判斷并決定展開報道的方式。第二要加強學習,綜合掌握采、寫、攝、錄、編等技術手段,做到一專多能。傳統的信息采集和整合能力、新聞價值的判斷能力、采訪及寫作編輯能力仍然是必備技能,另外,還應該了解圖片拍攝、微視頻及音頻制作等技能與手段,熟悉社交媒體的信息傳播與交互方式,做到一專多能。
傳統媒體立足于市場的不二法寶是“內容為王”,現在媒體融合已經到了向縱深推進的關鍵階段,除了流程、品牌的重塑,我認為最核心的競爭力還在于參與現場采訪的內容和報道的創新。隨著互聯網信息的泛濫,自媒體無處不在,分享、轉發等成為信息社交的手段,用戶可以多渠道了解事件信息。但是,在各方都靠轉發和分享獲得信息的時候,記者在場的親歷和報道顯得彌足珍貴,媒體的專業性在現場中得以凸顯。記者不僅能掌握現場的信息,也能對事件的背景和意義有清晰的把握,讓受眾更真實、更深度地進入現場,更能顯現體驗與感受。
所以,我認為融媒體記者不僅僅是傳統意義上的電視記者,而是具有融媒體意識、技術、技能的記者。作為一名老記者,過去的二十多年,我走過了很多路,看過了很多風景;但我還是覺得,今年的春天尤其美麗,我們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讓我們一起努力,練就掌握融媒體采編的“十八般武藝”,以創新意識、精湛業務投入媒體融合的大潮,為廣電事業的發展作出自己的一份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