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úヒ簦┡河H愛的農民朋友們,大家好!我是彭卓。
?。úヒ簦┠校何沂怯蠲?,歡迎收聽《金色鄉村》。
?。úヒ簦┡簭霓r家漢子,到千萬富翁,再到深山里當“村官”,這是一位癌癥老人的不平凡經歷;從一窮二白,到種茶致富,再到建設新村,這是高山小村農民的發展軌跡。
?。úヒ簦┠校哼@兩件看似不相干的事,因為何小川而緊密聯系在一起。何小川今年已經72歲了,是三門縣亭旁鎮掛簾村村委會主任。這個來自海拔400多米、村民400多人的深山小村“村官”,最近吸引了新華社、中央電視臺、光明日報、農民日報等各大媒體地爭相報道,一時間令成千上萬陌生的人們為他動容、年輕的網友為他落淚。
?。úヒ簦┡涸诮裉斓墓澞恐?,我們就為大家好好說說這位先富帶后富的好“村官”何小川。
?。ǔ霰夼诼晧夯欤?br />
?。ń庹f詞)男:12月17日,在《好日子》的歌聲和一陣陣鞭炮聲中,掛簾村舉行了新村奠基儀式。在何小川帶著大家平整好的42畝土地上,明年就將蓋起100多間三層的樓房。何小川期待這一天太久了,然而人群中沒有何小川的身影,此刻,已是癌癥晚期的他正躺在三門人民醫院的病床上。他多次請求醫生讓他上山,但是醫生沒有答應。為了彌補老人的遺憾,村里特意拍了錄像。在病床上,何小川含著熱淚看完了整個儀式過程。
?。ㄤ浺簦┖涡〈?br />
“我感到很高興……”
?。ń庹f詞)女:這位讓400多位村民日夜掛念的何小川,是從三門最偏遠的山村之一掛簾村走出來的一個能人。村民們不會忘記,已屆花甲之年的何小川,在窮山村一待就是13年;村民們更不會忘記,飽受癌癥折磨的何小川,一次又一次從醫院“逃”回村里,直到累倒在新村建設工地上。群山間那條連通掛簾村的水泥路,是何小川百般爭取資金、帶頭揮鍬揚鎬辛苦建成的;高山上那片村民收入所系的茶園,是何小川帶領大伙親手開墾出來的;村民們怎能忘記,多少次何小川自掏腰包幫助村里的貧困戶、老黨員,而他自己,為村里的事一趟趟奔波,卻從沒報銷過一分費用。
男:何小川是土生土長的掛簾村人,20歲就入了黨。上世紀70年代末,他在三門縣一個苗圃場有著一份事業編制的體面工作。1985年的一天,掛簾村的幾位村民找到何小川,希望他這個見過世面的人回到家鄉,帶著父老鄉親奔小康。
女:其實何小川心里明白,掛簾村地處深山,連一條下山的路都沒有,村民只靠種番薯為生,想致富那是太難了。盡管如此,他還是辭去了工作,回到了村里當了村主任。上任后,何小川辦的第一件事就是帶著村民們修了一條17里的機耕路,他希望村民把番薯加工成粉絲之后,盡快運出去賣掉。但是兩年下來,村民的收入并沒什么增長。何小川坐不住了,他決定帶著兒子先離開村子出去闖蕩幾年。兒子何建華依然清晰記得父親當時的話。
?。ㄤ浺簦┖涡〈▋鹤雍谓ㄈA
“(他說)整個村子要富的話,首先自己要富起來,自己不富起來,怎么幫人家去富呢,就這樣子(從村子里)出來了”。
?。ń庹f詞)男:剛出去闖蕩時,何小川并沒賺到什么錢,但是漸漸的,他發現汽車配件市場有著巨大的發展潛力。1986年,何小川借貸了3萬元在三門縣城辦起了汽車標準件廠。經過10年的摸爬滾打,廠子越辦越大,何小川擁有了上千萬資產。何小川富有了,但掛簾村的村民還在溫飽線上掙扎,依然守著山地,靠種點番薯、做點番薯面勉強度日。這時,時任村支書的何昌寒和幾個村民又帶著試試看的心情來到縣城找到何小川,希望他這個“能人”再回去幫鄉親們一把,帶領大家脫貧致富。何昌寒說。
?。ㄤ浺簦┐逯尾?br />
“我掛簾這個地方這么苦,考慮到他在縣城海游的廠辦的那么好,他到底會不會來,我心里在考慮”。
?。ń庹f詞)女:看著縣城的人住洋房、開汽車,想到村民貧困的生活,何小川又一次心動了。他把要回掛簾村的想法和家人一說,就立刻遭到了反對。在兒子何建華及家人眼里,已近六旬的父親應該是享享清福的時候了。
?。ㄤ浺簦﹥鹤雍谓ㄈA
“都很反對的,我做了很多工作,叫我叔叔,姐姐他們都說過,說服不了呀”。
?。ń庹f詞)男:“一人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是富”。不管家人怎樣反對,鐵了心的何小川在一個星期后,就把廠子的事務全部交給了兒子,和老伴一起從城里搬回了掛簾村,住進了以前的老屋。不久,何小川高票當選為村委會主任。讓家人想不到的事,他這一待就是13年。一到掛簾村,何小川就全身心的投入到村里的建設上來,他和村干部一起,3天分好田,2個月接通了自來水,接著就動手要把當年那條機耕路修成水泥路。何小川說。
?。ㄤ浺簦┖涡〈?br />
“要想富,先造路,要把路造上去。”
?。ń庹f詞)女:公路要經過10多戶村民的責任田,還沒等村民開口,何小川就拿出自己的1畝地作為補償。因為工程需要,村里要有24座墳要遷,何小川又到處落實新墳地。有3戶對新選的墳地不滿意,他們到底看中了哪塊地呢?3人一說出口,其他村民是一片驚訝,原來他們想把墳遷到何小川的地里。何小川二話沒說,只一個字“好”,就給辦了。鎮里駐村干部陳方都說,何小川這人話不多,但說一句,算一句。
?。ㄤ浺簦v村干部陳方都
“老百姓搬遷墳墓是最大、最難解決的事,因為農村傳統習慣在那,有想法的。所以到現在,何小川他自己的土地基本就沒有了。”
?。ń庹f詞)男:村集體沒有一分錢,修路的錢沒著落,怎么辦?何小川多次翻山越嶺,走鎮里、跑縣里,終于爭取到了“康莊工程”的資金支持,不夠了他自己又拿出了3萬塊錢。修路修了7個多月,工人師傅們也足足在何小川家里吃了7個多月,近5萬塊錢的飯費何小川還是自己掏的。就這樣,一條8.5公里的水泥路將掛簾村和山外連了起來。路通了,何小川又琢磨著,該怎樣拔掉掛簾村的“窮根”呢?村子海拔高、污染少,種茶葉得天獨厚??纱迕駛冇蓄檻],建茶園投入大,3年后才有產出,到時茶葉賣不出去咋辦?不少村民表示反對。村支書何昌寒說。
?。ㄤ浺簦┐逯尾?br />
“有的婦女說,種茶葉要兩三年才有收成,種番薯、做番薯面當年就有收入,而且番薯面沒人要的話,薯面還可以喂豬。”
?。ń庹f詞)女:何小川決定番薯照舊種,繼續做村民的思想工作。他領著大家利用農閑開墾荒山建了510畝茶園,購買茶苗的費用也由他和村支書何昌寒兩人墊付。兩年后,種下的茶葉可以采摘了,村里又將茶園無償分給各家各戶。如今,茶園成了村民的搖錢樹。
?。ㄤ浺簦┐迕?br />
“以前一千多一年(收入),現在有一萬多(一年)了,我們生活靠他都好了。他自己掏錢買茶苗,分給我們老百姓種,一分錢都不收(哽咽)……”。
?。ㄤ浺簦┐迕?br />
“我一年三萬多收入有的,用掉一萬四五,還有一萬四無可以剩下來”。
?。ń庹f詞)男:何小川得到群眾認可,連續三屆高票當選村委會主任,可畢竟是年近70的人了,沒日沒夜的操勞,讓他的身體日漸消瘦??蓪涡〈▉碚f,他心中有一件更要緊的事情,比自己身體還重要。
女:掛簾村臨山而建,因為就象一片簾子掛在山上而得名。每到雨季,村里幾乎年年出現塌方、泥石流,2007年掛簾村被省里確定為地質災害點。何小川向村民鄭重承諾,一定要讓村民搬下山,這將是有史以來,掛簾村最大的一項工程??善谶@個時候,何小川由于操勞過度,暈倒在了新村選址的山路上。
男:經過檢查發現,何小川已經患上了前列腺癌,在醫生的一再勸說下,何小川接受了睪丸切除手術,可是手術后不久,他瞞著醫生和家人悄悄返回了掛簾村。
每天早上6點,背個藥壺的何小川翻山越嶺,帶著村民四面勘察,尋找新村址。不久,新村址選定了,規劃也完成了。為解決開工資金不足的問題,何小川又從家里拿出了80多萬元,寧靜的大山里終于響起了推土機“隆隆”的轟鳴聲。從家里到工地平常人只需走幾分鐘的村間小路,身體虛弱的何小川要走上二十來分鐘,甚至更長,氣喘不上了,就坐在何經樁老人的門前歇一歇。
?。ㄤ浺簦┐迕窈谓洏?br />
“有時候下午的時候,走不上來了,坐我這里坐下,我說你下午就不要去了,下午天氣那么熱,又高溫,青年人都受不了,你身體又不好。他說,這個工程我不看看,不放心。”
?。ń庹f詞)女:2008年7月的一天,何小川暈倒在了工地上,村民們趕緊把他送進醫院,診斷結果是癌癥復發,而且已經進入了晚期。
?。ㄤ浺簦┖涡〈?br />
“住三門醫院住了20多天,20來天,我馬上又上(掛簾)去了”。
?。ń庹f詞)接下來的一年多時間,何小川9次住院,卻又9次“溜”掉??拗矂癫蛔∷睦习槔钣裆徲幸淮渭绷?,干脆把門鎖上,想讓他在家歇歇,可還是攔不住。
?。ㄤ浺簦├习槔钣裆?br />
“門向外鎖著,他就在里面“轟轟轟”要出來,他就要走,我說你不要去,他就要去。他說你就算關一天兩天,都關不住的,我一定要走,我當個干部,我不帶頭干什么,要這個共產黨員干什么。”
?。ń庹f詞)男:今年8月,何小川最后一次昏倒在了工地上,被再次送進了醫院。消息傳開后,遠在深圳打工的村民來了,在杭州、寧波上學的學生也趕來了。全村132戶人家400多村民,誰都沒拉下。
?。ㄤ浺簦┐迕?br />
“老百姓聽說他倒在醫院里,全部都5次以上,十幾次,去看小川了。”
?。ń庹f詞)女:今年已經90歲的何葉青老人不久前剛剛病逝,他生病期間,同樣在住院治療的何小川給他送去了500塊錢。還向鎮里提議,要來了2000塊的困難補助給他。何葉青去世之前,讓子女抬著到醫院看望何小川。他說,小川病了,不去看看,我死不瞑目。其實,受過何小川幫助的,何止何葉青一人,附近的孤寡老人、困難戶、老黨員都受到過何小川的恩惠。
男:8月份入院后,何小川的病情持續惡化,他知道自己再也走不動了,卻還是惦記著村里的事。老伴李玉蓮都看在眼里。
?。ㄤ浺簦├习槔钣裆?br />
“(他)每個晚上都要想(村里建設)的,想起來出眼淚。”
?。ń庹f詞)住院時的何小川也對記者說過這樣的話。
?。ㄤ浺簦┖涡〈?br />
“對村里村民對不住,各項工作還沒有完成,房子起上去了,分給大家,完成了,我就高興了。我是干部,是黨員,答應村民的事,要做到。”
?。ń庹f詞)女:雖然離不開醫院了,何小川還是把村兩委叫到病床前,研究新村建設的事情。村支書何昌寒還清晰記得。
?。ㄤ浺簦┐逯尾?br />
“(村)兩委到病房里面(看他),他氣力也沒有了,他說,我和你們見面,可能只有一天、兩天了,你們村干部要做好工作,當干部為什么,入黨為什么,入黨當干部就是為老百姓做些事情。臨死也講出這樣的話,當時村干部,眼淚都出來了。”
?。ǔ霰夼诼晧夯欤?br />
?。ń庹f詞)男:12月17日,新村開工建設的一天終于到來了,這一天,村民們期盼了很久,何小川也等了很久,并為此付出了全部的心血。
?。ㄤ浺簦┖涡〈?br />
“我感到很高興……”
?。ń庹f詞)女:這環抱掛簾村的座座大山,見證了掛簾從一窮二白到種茶致富,再到建設新村的發展軌跡;更見證了何小川從農家漢子到千萬富翁,再到深山村官為民謀富的72年的光輝人生。何小川的事跡傳出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宣部部長劉云山,都作了重要批示。李長春的批示是:“何小川同志事跡感人,是先富帶后富的真實寫照”。
?。ń庹f詞)男:我們希望能多出一些何小川式的新農村建設領頭人、一心為民辦實事的好村官,真正帶領廣大農民朋友脫貧致富,共同建設美好新農村。
?。ń庹f詞)女:好,農民朋友,今天的《金色鄉村》就為您播送到這里,下期周節目我們再見。
作者:周利斌趙宇明編輯:張欣吳淑華
獲2009年度浙江新聞獎廣播社教對農節目三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