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8年度工作會議上的講話(摘要)
章巧明
市委陳奕君書記在全面深化改革再創民營經濟新輝煌大會上的講話指出:今年是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是決勝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施“十三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我們要堅定不移地堅持以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統領,按照“12383”的工作總體思路,圍繞“六個聚焦、六個著力”,全力以赴很抓落實、抓出成效。下面,我就怎么干好今年工作與大家一起探討六個方面的問題。
(一)堅持深化改革謀發展
在現今的媒體環境下,改革,已成共識,已成必然。如何改?如何變?在去年的年度工作會議上,我們就已明確了:靠的是推進創新發展、轉型發展、融合發展。實施創新驅動,通過思路、內容、機制、技術的創新,全面深化內部改革,理順體制機制,加快媒體深度融合,全力打造區域性新型主流媒體,實現更好更快發展。
首先,從總臺(集團)實際情況來看,我們的思想觀念陳舊、管理模式落后、運行機制僵化。首先,我們總臺(集團)是差額撥款事業單位,實行企業化管理,但這樣的體制非常不順。我們在人事、分配、考核等方面的管理制度還很陳舊、很落后,是粗放式、低水平的,即使我們去年在體制機制上所作的“內部改革”,那也僅僅是在事業機制上的一種調整、改良,最多也只能說是初步嘗試,遠遠沒有達到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目前,我們運行機制中存在的內部責任主體不明晰、激勵約束不到位以及決策流程繁瑣、辦事效率不高、服務意識不強和執行能力低下等突出問題,這些問題已經嚴重影響到競爭和發展。
再者,在思想觀念上,面對新時代的大背景,面對新一輪全面深化改革的浪潮,總臺(集團)大多數員工、也包括我們總臺(集團)領導班子成員,思想觀念并沒有真正轉變,總體上還是比較傳統、保守的。陳奕君書記在全面深化改革再創民營經濟新輝煌大會上的講話中,概括了當前干部隊伍中存在思想上的“三種癥狀”:一是深化改革的疲勞癥,二是傳統路徑的依賴癥,三是創業激情的消退癥。這“三種癥狀”在我們總臺(集團)也同樣存在。觀念決定方向,狀態影響成敗。這些傳統的思想觀念影響了總臺(集團)機制的創新,而傳統的機制又影響了新觀念的形成,如此循環嚴重制約和阻礙了發展。
我們今年全面深化內部改革,要以問題為導向,堅持“創新優化、融合提升、整合規范、合心合作、有序高效”的總要求,重中之重的任務就是要創新體制機制,以市場為取向,以增效為目標,建立現代企業管理運行制度。一是要完善總臺(集團)管理機制,深化內部結算、績效考核、崗位薪酬制度改革,構建有序高效的內部運營系統;二是要創新融媒體運行機制,建立采編播發流程、打造品牌工作室、培育融媒體特種兵隊伍,建設區域性新型主流媒體;三是要充分整合、科學配置資源,建立明確職權、劃定界限、規范有序的經營創收體系;四是要以“最多跑一次”改革為引領,轉變服務觀念,提升服務能力,健全深化改革的配套保障機制。
(二)堅持深度融合求突破
2014年8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四次會議的講話中,提出要“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在內容、渠道、平臺、經營、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著力打造一批形態多樣、手段先進、具有競爭力的新型主流媒體,建成幾家擁有強大實力和傳播力、公信力、影響力的新型媒體集團。”的要求。
所謂“新型媒體集團”,主要是指不僅該媒體本身應是新型主流媒體,還應形成一個新型主流媒體集群,使其整體規模更大,影響力更強,涉及面也更廣。
所謂“新型主流媒體”,具體內涵應包括四個方面:第一,新型主流媒體應具有強大的新聞及公共信息的生產能力;第二,新型主流媒體應擁有一個屬于自己的大型用戶平臺;第三,新型主流媒體應具備成熟穩定的商業模式;第四,新型主流媒體應具備強大的技術支持系統。
在媒體融合的大背景下,所有傳統媒體都意識到應該做些什么來跟上行業發展的整體步伐,但是對于如何轉型、如何實現媒體融合從簡單相“加”到真正相“融”,并沒有形成清晰的想法,只是盲目追隨同行,大多都是從做“兩微一端一站”開始的。因為看見其他媒體都在做,感覺自己不做就落后了;但做了之后又發現,“兩微一端一站”雖已成為各個媒體的標配,但也有其局限性,是治標不治本的“+互聯網”行為,并沒有為媒體的整體轉型發展帶來幫助。
事實上,“兩微一端一站”作為媒體融合發展的起步不失為一種恰當的選擇,之所以難以取得成效,是因為我們傳統媒體在做“兩微一端一站”之前并沒有明確自身希望通過此舉帶來什么樣的結果,也沒有對“兩微一端一站”的工作做出清晰的規劃。這就導致,“兩微一端一站”出現了有內容而缺用戶,或是有用戶卻沒收入等情況,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有內容缺用戶、有用戶難變現。造成此種情況的原因主要有兩點:首先,通過新媒體平臺呈現的內容,與原先呈現在傳統媒體中的內容應該是不同的,其組織形式、表現方式都應存在差異,但現狀是我們在“兩微一端一站”發布的內容與在傳統媒體發布的內容并無不同;其次,通過“兩微一端一站”的內容和服務創新聚集了一定規模的用戶,但卻沒能有效利用這些用戶資源,其價值難以彰顯。這樣就使得在“兩微一端一站”的嘗試流于形式,難以帶來真正的效益。因此,建設獨立的新媒體平臺,其核心還是要通過新媒體提供的內容和服務來聚合用戶,并通過用戶數據的采集、分析、應用,使其商業價值得到最大程度的體現。
在體制機制方面,現在主流媒體大多仍是以欄目、頻道為基本單位形成的科層式組織結構,不利于各部門之間的協作創新,也很難激發員工的工作積極性,而這兩者都是發展新媒體業務中極其需要的。在建設新型主流媒體、實現媒體融合發展過程中,最關鍵、最有價值的就是新的用戶平臺搭建。因此,通過發展服務業務實現用戶的聚合,加快推進媒體深度融合發展是建設區域性新型主流媒體的必經之路。
去年以來,我們已經完成了融媒體新聞中心的組建、融媒體云平臺(“中央廚房”)的搭建、“無限臺州”融媒體客戶端注冊用戶的擴粉、臺州廣電新傳媒公司的更名注冊等工作,今年要進一步強化互聯網思維,堅持移動、直播、短視頻三個優先,建設融媒體矩陣、融媒體直播、融媒體短視頻制作傳播三大平臺,實施內容建設五大舉措:建立完善融媒體五級策劃機制、打造融媒體客戶端專業云頻道、開設融媒體客戶端縣市區頻道、搭建活動直播和短視頻的制作與傳播平臺、探索建立用戶交互平臺,實現區域一體、內容生產、智慧廣電三大融合,實施四輪驅動的經營發展戰略:打造專業云平臺、開設縣市區頻道、活動直播與短視頻制作傳播、政府性網站與“兩微一端”運維代理。重點是:一要加快流程再造,切實用好用活“中央廚房”,扎實推進“一圈兩環一格局”的新型融媒傳播體系建設;二要加大擴粉力度,豐富內容形式,全力以赴做大做強“無限臺州”融媒體客戶端;三要盡早開通“三大頻道”,積極發展直播和政務“兩微一端一站”代理業務,合力合作為新傳媒公司上市積極創造條件。
(三)堅持內容創新樹品牌
新聞宣傳是黨和人民賦予主流媒體的神圣使命,我們廣電媒體任何時候都必須高舉“導向第一、新聞立臺”的旗幟,牢牢堅持黨的領導,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新聞宣傳要實現“服務有力,導向給力,引導得力”的目標,必須要做到“五個點”:即一要突出重點,二要彰顯亮點,三要瞄準熱點,四要對準焦點,五要聚焦難點,確保重大主題更加鮮活、民生視角更加貼近、內容形式更加新穎。“內容為王”是新聞宣傳的永恒主題,作為媒體,內容永遠是第一位的,節目內容是媒體的核心競爭力。
具體的內容怎么創新、如何做好新聞宣傳,剛才舜文總編已作了部署,我就不再多說了,在這里主要圍繞節目內容建設的機制問題,強調三點意見。一是編委會要強化統籌。就是在新聞宣傳、節目調改和內容創新中,編委會要發揮統籌協調與審批監管的作用,要有整體規劃、實施方案、運行機制,要抓好督查落實。二是中心、頻道要強化協作分工。各中心、頻道既要增強全局意識,圍繞規劃、方案、機制抓好落實,不得自搞一套、自行其是,也要積極發揮主觀能動性,加大節目內容研發創新力度,更要加強協作配合與專業分工。三是要探索建立節目準入與淘汰機制。編委會要起到牽頭抓總的作用,中心、頻道不能放任自流,要建立一整套節目培育、試播、正式播出以及退出的有效管理制度,要有成本與利潤的考量,要有守視聽率、市場份額、廣告吸納量和衍生產品的標準,符合考量標準的節目才能存在、允許上線,不符合考量標準的節目就要堅決下線。
(四)堅持多措并舉促創收
2018年,我們要進一步加大力度,深化經營體制改革,健全完善配套保障制度,理順各方利益關系,充分激發發展活力。在機制方面,要按照“管辦分離,統分結合”的原則,建立“分工明確、權責清晰、流程簡便、運行有序、管理高效、監督有力”的經營管理機制,做到該管的管牢,該統的統住,該分的分開,該放的放活。
首先,要進一步明確總臺(集團)、中心、頻道之間的關系??偱_(集團)與中心、頻道之間是上下級的隸屬關系,中心、頻道是總臺(集團)的下級單位,要絕對服從總臺(集團)的領導,中心、頻道思考問題、作出決策、安排工作,都必須要站在總臺(集團)的大局和立場上,自覺維護總臺(集團)的整體利益與總體形象。經營管理中心與廣告經營中心、頻道之間是監督與被監督的關系,經營管理中心要進一步明確管理監督的職能,建立有序的監管機制,當好“裁判員”,不得直接插手或干預經營中心與頻道的具體經營活動;而廣告經營中心與頻道要自覺接受監管,規范有序開展經營活動;廣告經營中心與頻道之間則是相輔相成、唇齒相依的兄弟關系,打斷了骨頭還連著筋,兩者之間既有競爭,更有協作配合支持,經營中心的播出平臺、節目資源及活動開展等都要依賴于頻道,頻道同時也承接經營中心的廣告、活動等資源;在硬廣經營中,經營中心側重承擔保存量為主的傳統廣告經營,而頻道則可集中精力做好促增量為主的新業務廣告經營。
其次,要多措并舉,多業發展,保存促增。一是在經營思路上,堅持以創意策劃為引領,以節目資源為依托,積極拓展線下經營資源;堅持以平臺打造為目標,以服務為重點,積極探索經營新模式。二是在具體經營中,加大資源整合力度,深挖媒體資源優勢,大力開發政府性廣告資源,著力開展影響力強、創收顯著的策劃活動品牌和展會展銷品牌,努力打造“廣電+融媒體+服務”的經營新模式,拓展融媒新產業,積極探索內部經營結算體系,充分調動經營人員的經營主動性和采編人員參與經營的積極性。
(五)堅持健全制度保安全
安全播出是廣電媒體的生命線。一要增強底線意識。堅持常抓不懈,時刻繃緊安全播出這根弦。要落實安全播出工作責任制,堅決守住安全播出的底線。二要健全規章制度。加強安全播出管理,進一步完善安全技術裝備、基礎設施和監管體系建設,嚴格落實安全播出各項制度和規定,全域加強監測監管,全面提高安全防范能力,確保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安全播出不出問題。三要完善應急預案。要按照新時代新形勢新要求,及時修訂完善安全播出應急預案。要加強與市應急指揮中心、市級相關職能部門和省局安指、省集團及縣市區臺的經常聯系、溝通、對接,做到全面領會要求,及時掌握情況。要定期開展隱患排查,及時解決問題,防范于未然。四要提升處置能力。要加強業務培訓,開展技術比武,組織預案演練,保持通訊暢通,切實提高應急處置的能力和水平。同時,要加強網絡監測監管、安全防護等方面關鍵技術和系統的研發應用,切實保障數據安全、技術安全、渠道安全、應用安全,筑牢“堤壩”,把好“關口”,堵住“后門”,確保廣電融合網絡安全可靠。
(六)堅持加強黨建強隊伍
黨的建設是具有全局性、方向性和根本性的工作,我們要認真貫徹落實全市黨建工作會議精神,牢固樹立“抓好黨建是最大政績”的理念,全面推進黨的建設偉大工程。
一要按照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牢牢把握四個新特點。
- 要牢牢把握時代之新,堅持在新起點上找準黨建工作新方位。第二,要牢牢把握理論之新,堅持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黨建工作根本遵循。第三,要牢牢把握使命之新,堅持以高強的執政本領推動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落到實處。第四,要牢牢把握要求之新,堅持用系統思維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各項任務。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必須毫不動搖堅持和完善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高舉旗幟跟黨走,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
二要落實五方面重點工作,進一步加強黨的建設。
要按照全市黨建工作會議的部署,切實抓好黨的建設五方面重點工作。第一,要堅持政治統領,旗幟鮮明把加強政治建設放在首位;第二,恪守政治標準,全力鍛造高素質專業化鐵軍隊伍;第三,突出政治功能,不斷夯實執政基礎和發展基石;第四,凝聚政治共識,形成共同奮斗的強大合力;第五,優化政治生態,加快風清氣正的清廉建設。
三要強化實干擔當精神,進一步加強干部隊伍建設。
強化干部實干擔當精神,是陳奕君書記在全市深化改革再創民營經濟新輝煌大會上對全市各級黨員干部提出的明確要求。當前,總臺(集團)正處于全面深化改革、融合深度發展階段,更需要我們每位員工特別是中層干部更要做到深看一層、快行一步,科學把脈存在問題,理性分析發展趨勢,緊扣總臺(集團)黨委決策部署,善于創新,勇于擔當,銳意進取,創造性地貫徹落實全年的目標任務。
三、迅速掀起開展“大學習大調研大討論大練兵大整改大抓落實”活動的熱潮
按照省委“大學習大調研大抓落實”、省委宣傳部“大學習大調研大練兵”和市委開展“解放思想”大討論的部署要求,結合工作實際,總臺(集團)黨委決定在全臺組織開展“大學習大調研大討論大練兵大整改大抓落實”活動。為了保質保量開展“六大活動”,在總臺(集團)上下迅速掀起大學習大調研大討論大練兵大整改大抓落實的熱潮,一要提高思想認識,二要加強組織領導,三緊密聯系實際,四要強化整改落實。
面向未來,面對挑戰,我們要珍惜機遇,不忘初心,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深度融合發展,努力打造區域性新型主流媒體,為加快建設獨具魅力的“山海水城、和合圣地、制造之都”和兩個高水平建設作出廣電人應有的貢獻!